5月5日10時左右,在浙江湖州,±800千伏白鶴灘—浙江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工程7455號鐵塔張力架線現場,伴隨機械設備的轟鳴聲,導線平穩(wěn)地展放著。安全員鄭迎寧在項目部通過視頻監(jiān)控系統查看各個施工點的作業(yè)情況。在特高壓工程建設中,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廣泛應用科技手段,提高現場安全管控水平。
浙江多山地,±800千伏白鶴灘—浙江特高壓工程穿越浙北山區(qū),浙江段鐵塔位于高山深谷之間,地形復雜,大高差、大檔距給工程建設帶來挑戰(zhàn)。國網浙江電力按照機械化、信息化、數字化的工作理念,在工程建設上用巧勁,在安全管理上出新招,保障工程安全有序推進。
機械化施工提升安全水平
“山地施工是最復雜的,每基塔所處的地形地貌都不一樣,安全風險也各有不同。”現場負責人李坤說。他緊了緊安全帽,指向基坑底部。順著他手指的方向,一臺一人高的機械設備正在基坑底部作業(yè)。“別看它一身泥,施工能力可不弱。”李坤說。
這臺設備是小型模塊化錨桿鉆機,具有整體重量輕、爬坡能力強、運輸便捷、穩(wěn)定性好、可滿足大孔徑施工需求等優(yōu)點,不僅適用于多種地形地貌下的工況,還具備較高的基坑作業(yè)安全性能,可實現“一人一機”可視化操作。
國網浙江電力采用機械化施工后,項目部可以連續(xù)作業(yè),施工效率大大提升。全機械化施工的作業(yè)方式,也減少了人工掏挖帶來的人身安全隱患。
今年,浙江電網建設任務量創(chuàng)近八年來新高。4月12日,國網浙江電力印發(fā)“全面強化安全責任落實 堅決維護基建安全30項措施”,要求從嚴從細從實抓好基建風險管控和疫情防控工作,實現安全生產零事故。
為了高質量開展電網建設,國網浙江電力在基建工程中大力推廣“機械代人”。在白鶴灘—浙江特高壓工程浙江段施工現場,項目部錨定“機械化代人、智能化減人”目標,在鐵塔組立階段采用“落地雙搖臂抱桿+汽車流動式起重吊機”施工,在跨越施工時引入六翼無人機展放牽引繩、大型高速牽張設備等,全面推廣機械化施工。
實時動態(tài)監(jiān)督減少施工安全風險
走進白鶴灘—浙江特高壓工程浙江段項目部,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安全監(jiān)測室。在操控臺前方,大屏幕鋪滿整面墻壁,屏幕左側列表中,各個施工點位一目了然,右側分欄小窗口則實時顯示現場施工情況。
“我們在各個施工點都安裝了視頻監(jiān)控設備。通過這些設備,我們在項目部就可以實時查看所有現場的施工情況。”鄭迎寧輕點鼠標,一基鐵塔的施工畫面就出現在眼前。
年初以來,針對電網建設安全管理,國網浙江電力加快信息化手段應用,全方位強化安全生產,提高施工現場安全管控水平。
在施工現場,白鶴灘—浙江特高壓工程浙江段項目部成立安全風險管控小組,搭建風險監(jiān)控預警平臺,加強現場人員到崗到位、反違章和隱患排查工作,實現風險監(jiān)測、應急指揮及安全施工信息化管理。
在現場安全巡查工作中,項目部應用視頻監(jiān)控系統,每天常態(tài)化開展三級及以上風險作業(yè)點全程視頻監(jiān)督、專人監(jiān)控,每周定期開展現場巡查,多維度監(jiān)督高風險作業(yè)安全措施落實情況,通過實時動態(tài)安全監(jiān)督將施工安全風險降到最低。
應用數字化技術助力現場安全管控
“一個個來,把正臉對著手機屏幕。”4月28日8時30分左右,在7550號鐵塔施工現場,安全技術交底完成后,現場作業(yè)負責人李益鋒組織施工人員逐一刷臉,在電子工作票系統中錄入信息。當天現場作業(yè)的主要內容是導線金具安裝和平衡掛線。
“這相當于在紙質版工作票上簽字。我們在施工人員進場培訓時就錄入身份信息,后續(xù)在電子工作票系統中用刷臉代替簽字,可杜絕漏簽和代簽。”李益鋒說。
國網浙江電力在白鶴灘—浙江特高壓工程浙江段項目施工現場推行電子工作票,應用電子作業(yè)票系統開具現場工作票。
近年來,國網浙江電力應用數字化、人工智能、物聯網等技術,促進數智技術與電網業(yè)務融合發(fā)展,不斷提升電網安全管理水平。在白鶴灘—浙江特高壓工程浙江段施工中,項目部開展基礎驗收時,應用基坑高精度三維檢驗裝置配合基坑施工驗收,在提升測量精度的同時大大降低了人身安全風險。此外,項目部廣泛應用無人機進行“四不兩直”現場檢查,實時、全方位管控現場安全。(胡飛達 楊帆 張正華)
評論